当前位置:企业讯报网 >> 教育 >>

他从一个穷小子变成了世界顶尖科学家 为祖国赢得了今天的荣耀 这是时代的典范

发布于:2021-01-17

“科研是我的生命,也是我快乐的源泉。”这句话来自科学家王忠林。在许多人眼里,科研生活是枯燥的,但王忠林不同。只有在实验室里,他才能感到放松和满足。虽然他沉迷于科研,但在这条路上走得并不是很顺利。他出生在农村,他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他个人的努力和家庭的启蒙。

王忠林,第一个获得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的中国科学家,1961年出生于陕西省蒲城市莱文镇。他的家乡极其贫困,所以他家的经济状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全家人都住在田野上,实际上是看着天空吃饭。他身上有三个兄弟姐妹,但全家都要在地里干活,包括他,所以可以说他是在地里长大的。

即使农活很重,他父母也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但兄弟姐妹学习成绩不好,全家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为他上学勒紧裤带。王忠林在班上成绩很好,但他没有把全部精力都放在阅读上。他只要有空就下去帮父母,所以初中的时候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地里。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王忠林看到了希望,于是开始努力学习,熬夜补充初高中知识。幸运的是,每一次努力都有回报。1978年如期参加高考,以优异成绩进入西北电信工程学院。他原本打算学计算机或者雷达,但是因为他优异的物理成绩被分配到物理系。虽然不可否认他可以在其他专业大放异彩,但是是物理让他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

他在大学的学习成绩也很好,得到了学院老师的一致认可。1981年参加学校举办的赴美留学考试,其他科目成绩不错,但英语成绩拖后腿,导致最后失利。他心里很失落,看着英语就觉得头疼。那时候他只要大学毕业就能找到好工作,但是家里人眼光长远,并没有阻止他,更没有对他说一句丧气话。

相反,他们鼓励他慢慢学习,所以他们给他买了一台录音机,他可以专门用来学英语。王忠林没有达到家人和老师的期望。次年获得赴美留学资格,前往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深造。他仅仅四年就拿到了大学的博士学位,真的很优秀。

1995年移居佐治亚理工学院任教,2001年被特聘为清华大学教授。他在纳米技术和能源方面的研究成果有目共睹。到2017年10月,他已经发表了多达1500篇论文。虽然他加入了美国,但他一直有一种爱国主义。比如2010年,他准备去美国,但是因为中国纳米研究院的计划,他选择留下来。

从1992年到2010年的18年间,他培养了80多名中国学生,其中一些成为教授,另一些成为学者,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在此期间,他往返于中国和美国130次。作为顶尖科学家,他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作为一名爱国科学家,他的奉献值得每个人的赞扬;作为一个穷儿子,他的成长道路值得大家借鉴。

标签: 他的 他在 成绩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