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业讯报网 >> 教育 >>

家长高呼“我要退出家长群体”:家校关系扭曲的症结在哪里

发布于:2020-11-18

最近江苏一位家长大喊:“我退出家长团是怎么回事?”,迅速引起公众关注。很多家长一边继续倒“苦水”,一边感叹“碾压一个成年人只需要一个家长群体”;老师们也经常“发声”。有人说半夜11点在微信群回复家长咨询信息。其他人说他们从来没有给家长小组的学生布置作业.

随着“家长离团”的不断发酵,江西、辽宁等省出台文件,明确指出教师必须亲自批改作业,严禁家长和学生代写作业。记者了解到,从2018年至今,辽宁、浙江、海南、河北、广东、山东、贵州、广西、山西、陕西等10多个省份的教育部门,都下发了相关文件,要求“制止”家长批改学生作业。有些地方定期进行作业督导,甚至将作业管理纳入绩效考核。

家里和学校脆弱的关系又呈现在人们面前。以家长为例,他们应该充当家校沟通的桥梁,促进家校合作,但他们无形中形成了一个奇怪的游戏,让家庭和学校都感到压力。

记者采访了很多家长和老师,发现在这些矛盾的背后,除了抱怨和彼此不理解之外,更多的是对孩子教育的焦虑。

家长吐槽压力巨大

老师直言无可奈何

刘波是北京市民,是一名五年级学生的家长。他对“退团”的家长表示“特别理解”。“平日里,即使家长情绪堆积如山,也未必敢正面攻击家长群中的老师。正因为如此,当有人在公共领域打破了这张“足够的纸”后,立刻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共鸣。”。

在大多数受访者眼中,父母应该是家庭和学校沟通的桥梁,但他们无形中却成了“压力群体”。这种压力来自于作业或者其他看似留给学生,实则留给家长的任务。

江西某学校三年级家长组,老师直接批评了几个不批改作业的家长:“标点符号全错了。你对孩子不负责,不查作业,还想指望老师?”

这样的话曝光后,舆论哗然。至于老师要求家长给孩子批改作业,大部分回答者表示,作为家长,都有批改作业的经历,主要是在小学。

刘波是其中之一。他承认虽然老师没有直接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但是孩子的作业质量高,老师对孩子的印象也会加分。

记者了解到,其实很多老师为了推卸责任,并没有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很多家长也愿意参与其中。一些个案中的纠纷反映了教育改革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合作的界限不清的问题。把教育相关的工作全部推给家长是不合理的,但把工作全部推给老师未必是“理所当然”的。

李雷是成都一所私立中学的初中语文老师。她承认学校有每次上课直接给学生布置作业的传统,她“从来不通过家长给学生布置作业”。

李磊承认,学生“不好管理”。对于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她有时候会觉得很无奈,会给家长发通知督促他们完成。“更多的是告知一些常规要求,要求家长关注孩子最近的学习状况。我不会要求家长回复‘收到’。”

在幼儿园做小班老师的李俊也很担心父母。刚入行时,她以为发几张班级照可以帮助家长了解教学情况,但现在家长小组已经发展成咨询小组了。

“有一次,晚上11点多,我还在群里回答家长的问题。做一两次也可以。如果每个家长都这样,恐怕没有时间写教案了。”李俊说。

家长想退群却不敢

生怕错过重要通知

至于父母,更多的人说他们处于“想退出,但不敢退出”的两难境地。

“你可以关掉声音,也可以选择不去管留言,但不会消失的未读留言让父母无处可逃。”刘波说,如果你不加入微信家长群,信息源少得可怜,你可能会错过学校的重要通知;加一个群,很多信息很容易让人陷入焦虑的海洋。

今年国庆前夕,一位家长在家长会上突然情绪崩溃。因为经常不回复家长的消息,被老师点名提醒后突然失控。他哭着解释说要加班,还要看孩子。“我上班压力很大,要留意老师在群里发什么通知。以后回复的话,老师会给你打电话,每天下班看孩子写作业。有时候照顾不了,就说关心孩子,很委屈。”

受访家长对这位家长的情绪失控表示了特别的理解。

虽然孩子们只是在幼儿园工作,但北京市民陈琳对“阴险”的父母有着深刻的理解。

她认为,网上流传的微信家长潜规则不是玩笑,老师的通知是必须的,家长的讨论是可有可无的,讨好老师是可有可无的,但一旦涉及到孩子,所有的不满和无奈都要放下,这一切都成了必须的。

孩子们上幼儿园后,陈琳的手机上有两个微信群,一个有老师,另一个没有老师。“有老师的家长只是为了方便老师和家长的沟通。老师会通知孩子们他们在公园里,并发布重要通知;家长有问题会在微信群和老师沟通。一个没有老师的家长群体,是家长们相互交流的平台。”

陈琳认为,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在小组中发言可能会使一切都被原谅。直到有一天她才意识到自己错了。在那次小组讨论中,全班同学在元旦集体购买商品。没多想,她就发表了反对在父母群购买指定商品的消息,并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没过多久,班里的家委会成员私信说:‘如果你们有不同意见,请先和家委会私下沟通,防止影响班级团结。’陈琳回忆说,尽管她仔细解释了自己的建议,但后来她被告知,指定的项目已经由老师“决定”了。

此后,陈琳没有回复。从那天起,在公司担任中层领导的陈琳开始在父母中学习如何为人父母。

然而,即使陈琳学会了小心,他有时也会感到恼火,因为“一个班只有不到30名学生和三名老师,但这个班的学生总数将近70人。有些父母把爷爷奶奶、叔叔阿姨都带进了团体。很多时候,老师介绍学生的时候,有些家长会讲家长在群里的时间短,会淹没老师发的内容。

即便如此,陈琳也不敢打开“请勿打扰信息”,“如果有一天你不告诉所有人,错过通知就不好了”。

因此,陈琳每天都有另一项工作,就是把两个家长都翻一遍,防止班级的相关通知信息淹没在各种闲聊中。

家长群变成攀比群

努力表现源于心虚

面对关于父母的讨论,许多网民回忆起他们学生时代的家校关系。一位网友在微博上问了一个赢得很多好评的问题。——老师没有手机和微信是怎么生活的?

有媒体报道说老师让家长批改作业,靠两点:一是沟通发达,可以写通知安排家长;第二,现在有些家长学历和能力比以前高了。但父母要提供便利,而不是压力;应该建立的是高效的沟通和和谐的关系,而不是低效的纠缠和压迫。

成立家长小组的初衷是为了方便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减少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成本。但是,这种看似理想的状态,似乎并不理想。

不知道什么时候很多家长变成了“负担组”、“比较组”、“屁股组”。

“有人说,在微信盛行的中国,取消母群似乎不现实。对家长了解孩子的动作,促进老师和家长的交流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幼儿园使用的家庭互动平台解决了很多微信家长的问题。”北京市民张表示,自己是幸运的,因为孩子所在的幼儿园允许家长进入移动互联网家庭互动平台,可以实现幼儿园的动态发布、活动通知和签到。

然而,张文对此感到焦虑,因为“这根本没有给父母留下任何机会”。她说的“机会”,其实就是“展示的机会”。

“表演的背后是存在感,存在感足以让老师更加关注孩子。”张文说,她也反思了自己为什么一听说没有微信亲群就焦虑恐慌,甚至认为互动平台的便利“不合理”。

“作为父母,在父母群体中绞尽脑汁,其实是由于心虚。即使社会上有光鲜亮丽的外表,有光荣的称号,我们也要在父母的群体中放下身段。我们想说的是,——可以随叫随到。”经过自我反思,张雯意识到,作为家长,她总是害怕自己不够“优秀”或者“灵活”,没有被老师选中,从而给孩子“带来麻烦”。

加入家长小组一年多后,陈琳觉得很多人都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有一个敌人——“别人的孩子”,在父母的养育过程中处处都有敌人——“别人的父母”。所以,父母之间的各种勾心斗角才会如此汹涌。

记者发现,即使各方意见不统一,但有一种说法是,几乎每一位受访家长和老师都提到——是给孩子的。

(来源:法治日报)

标签: 家长 老师 作业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